三国演义 (电视剧)
三國演義是一部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改编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四大名著电视剧计划中的第三部,前两部先后是《西游记》和《红楼梦》。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於1990年開始製作,1994年播映,耗資1.7億元人民幣,群众演员動員中国人民解放軍10万人以上。該電視劇曾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优秀连续剧、优秀男演员、优秀美术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剧、金龙奖等奖项。《三国演义》一经播出,全国收视率达47%。
| 三國演義 | |
|---|---|
![]()  | |
| 类型 | 古装、历史、战争 | 
| 原作 | 罗贯中 | 
| 编剧 | 杜家福 朱晓平 刘树生 叶式生 周锴 李一波  | 
| 导演 | 王扶林 蔡曉晴 张绍林 孙光明 张中一 沈好放  | 
| 主持 | 吴晓东 | 
| 主演 | 孙彦军 唐国强 鲍国安 吴晓东 陆树铭 李靖飞  | 
| 配音 | 吴珊 | 
| 旁白 | 吴俊全 | 
| 制作国家/地区 | |
| 语言 | 普通话、粤语、日语 | 
| 季数 | 5 | 
| 集数 | 84 | 
| 每集长度 | 45分钟 | 
| 片头曲 | 央視版:《滚滚长江东逝水》 演唱:楊洪基 作詞:[明] 楊慎 作曲:谷建芬 亞視引進版:《三国演义》 演唱:葉振棠 作詞:[明] 楊慎 作曲:陳光榮  | 
| 片尾曲 | 第1-6集、第8-18集、第20-83集:《歷史的天空》 演唱:毛阿敏 作詞:王健 作曲:谷建芬 第7集:《貂蟬已隨清風去》 演唱:萬山紅 作詞:王健 作曲:谷建芬 第19集:《這一拜》 演唱:劉歡 作詞:王健 作曲:谷建芬 第84集:《滚滚长江东逝水》 演唱:楊洪基 作詞:[明] 楊慎 作曲:谷建芬  | 
| 制作 | |
| 人 | 王扶林 | 
| 共同人 | 周明、刘瑾如 | 
| 监制 | 戴临风、杨伟光、张天民、于广华 | 
| 傅正义、洪梅 | |
| 拍攝地點 | 河北、内蒙古、四川、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江苏、湖北、云南 | 
| 机位 | 陈军 王殿臣 刘书亮 毕福剑 张绍林 赵新昌 顾其铭  | 
| 制作公司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 
| 发行许可 | (央)剧审字(2009)第008号[1] | 
| 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 | |
| 播出国家/地区 | |
| 播出日期 | 1994年2月10日 (试播两集) / 1994年10月23日—1995年2月20日 | 
| 泰国第9电视台首播 | |
| 播出国家/地区 | |
| 播出日期 | 1994年8月15日—1995年3月 | 
| NHK卫星第2频道首播 | |
| 播出国家/地区 | |
| 播出日期 | 1995年4月5日—1995年9月29日 | 
| 本港台首播 | |
| 播出国家/地区 | |
| 播出日期 | 1995年8月21日—1995年12月 / 1996年9月9日—1996年12月(三國演義超智版) | 
| 相关节目 | |
| 相关节目 | 乱世妖后 | 
| 各地节目名称 | |
| 中国大陆 | |
| 台湾 | |
| 港澳 | |
| 官方网站 | |
| IMDb 介绍 | |
亞洲電視购买了该剧香港播映权,改名《三国演义超智版》,在本港台以香港粵語配音播出,並請來馮兩努為劇集主持點評節目《三國啟示錄》,幫助觀眾理解名著。日本NHK卫星第2频道购买了该剧日本播映权,在NHK以日本语配音播出,反响也颇高,并被重复连播。
剧情
    
东汉末年十常侍控制朝政,又爆發黃巾起義,黃巾軍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曹操、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紛紛湧現,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最終到三分归一统。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剧情大綱
    
本剧描述了从公元八八年汉和帝登基以后开始,以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群雄逐鹿,到赤壁鏖战后三国鼎立,最后公元二六六年晋武帝登基、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具体战役以黄巾之乱为开始,以最后一幕司马炎受禅登基为结束。涵盖了整部小说,时间跨度长达178年之久,为中国历史剧之最。
剧集目录
    
全剧共分5季84集,涵盖了整部小说,剧中多数场景逼真、宏大、嚴謹,是当时电视界的大制作。为拍摄该剧電視劇動員了解放军官兵飾演劇中的士兵,动用群众演员40万人,建成影视基地两座——无锡影视基地和涿州影视城[2][3]。
第一季:群雄逐鹿
    
| 集数 | 名称 | 编剧 | 导演 | 作曲 | 制片主任 | 
|---|---|---|---|---|---|
| 1 | 桃园三结义 | 杜家福 | 蔡晓晴 | 李一丁 | 尤世军 | 
| 2 | 十常侍乱政 | ||||
| 3 | 董卓霸京师 | ||||
| 4 | 孟德献刀 | ||||
| 5 | 三英战吕布 | ||||
| 6 | 连环计 | ||||
| 7 | 凤仪亭 | ||||
| 8 | 三让徐州 | 沈好放 | |||
| 9 | 孙策立业 | ||||
| 10 | 辕门射戟 | ||||
| 11 | 宛城之战 | ||||
| 12 | 白门楼 (上) | ||||
| 13 | 白门楼 (下) | ||||
| 14 | 煮酒论英雄 | 朱晓平 | |||
| 15 | 袁曹起兵 | ||||
| 16 | 关羽约三事 | ||||
| 17 | 挂印封金 | ||||
| 18 | 千里走单骑 | ||||
| 19 | 古城相会 | ||||
| 20 | 孙策之死 | ||||
| 21 | 官渡之战 (上) | ||||
| 22 | 官渡之战 (下) | ||||
| 23 | 大破袁绍[3] | 
第二季:赤壁鏖战
    
| 集数 | 名称 | 编剧 | 导演 | 作曲 | 制片主任 | 
|---|---|---|---|---|---|
| 24 | 跃马檀溪 | 朱晓平 | 蔡晓晴 | 李一丁 | 张光前 | 
| 25 | 刘备求贤 | ||||
| 26 | 回马荐诸葛 | ||||
| 27 | 三顾茅庐 | ||||
| 28 | 火烧博望坡 | ||||
| 29 | 携民渡江 | 刘树生 | |||
| 30 | 舌战群儒 | ||||
| 31 | 智激周瑜 | ||||
| 32 | 周瑜空设计 | ||||
| 33 | 群英会 | ||||
| 34 | 草船借箭 | ||||
| 35 | 苦肉计 | ||||
| 36 | 庞统献连环 | ||||
| 37 | 横槊赋诗 | ||||
| 38 | 诸葛祭风 | ||||
| 39 | 火烧赤壁 | ||||
| 40 | 智取南郡 | ||||
| 41 | 力夺四郡 | ||||
| 42 | 美人计 | ||||
| 43 | 甘露寺 | ||||
| 44 | 回荆州 | 
第三季:三足鼎立
    
| 集数 | 名称 | 编剧 | 导演 | 作曲 | 制片主任 | 
|---|---|---|---|---|---|
| 45 | 三气周瑜 | 刘树生 | 张中一、郝恒民 | 李一丁 | 单雨生、郝恒民 | 
| 46 | 卧龙吊孝 | 张中一 | 王宪 | 单羽生 | |
| 47 | 割须弃袍[3] | 李一丁 | |||
| 48 | 张松献图 | 叶式生 | 王宪 | ||
| 49 | 刘备入川 | ||||
| 50 | 凤雏落坡 | ||||
| 51 | 义释严颜 | ||||
| 52 | 奪佔西川 | ||||
| 53 | 单刀赴会 | 孙光明 | 郝恒民 | ||
| 54 | 合肥会战 | ||||
| 55 | 立嗣之争 | ||||
| 56 | 定军山 | ||||
| 57 | 巧取汉中 | ||||
| 58 | 水淹七军 | ||||
| 59 | 走麦城 | ||||
| 60 | 曹操之死 | 周锴 | |||
| 61 | 曹丕篡汉 | ||||
| 62 | 兴兵伐吴 | ||||
| 63 | 火烧连营 | ||||
| 64 | 安居平五路[3] | 李一波 | 
第四季:南征北战
    
| 集数 | 名称 | 编剧 | 导演 | 作曲 | 制片主任 | 
|---|---|---|---|---|---|
| 65 | 兵渡泸水 | 李一波 | 张绍林 | 王宪 | 张纪中 | 
| 66 | 绝路问津 | ||||
| 67 | 七擒孟获 | ||||
| 68 | 出师北伐 | ||||
| 69 | 收姜维 | ||||
| 70 | 司马复出 | ||||
| 71 | 空城退敌 | ||||
| 72 | 司马取印 | ||||
| 73 | 祁山斗智 | ||||
| 74 | 诸葛妆神 | ||||
| 75 | 六出祁山 | ||||
| 76 | 火熄上方谷 | ||||
| 77 | 秋风五丈原[3] | 
第五季:三分归一
    
| 集数 | 名称 | 编剧 | 导演 | 作曲 | 制片主任 | 
|---|---|---|---|---|---|
| 78 | 诈病赚曹爽 | 周锴 | 张中一 | 王宪 | 单羽生 | 
| 79 | 吴宫干戈 | ||||
| 80 | 兵困铁笼山 | ||||
| 81 | 司马昭弑君 | ||||
| 82 | 九伐中原 | ||||
| 83 | 偷渡阴平 | ||||
| 84 | 三分归晋[4] | 
播映
    
| 播出日期 | 播出频道 | 備註 | 
|---|---|---|
| 1994年2月10日 | 中央电视台一套 | 94年春节联欢晚会后试播两集:《桃园三结义》(第一集)《连环计》(第六集) | 
| 1994年8月15日 - 1995年3月 | 泰国第9电视台 | 每周2集(星期一、二晚) / 1994年11月起每周3集(星期一、二、三晚)[5] | 
| 1994年10月23日 - 1995年2月20日 | 中央电视台一套 | 中国大陆正式首播 | 
| 1995年4月5日 - 1995年9月29日 | 日本NHK卫星第2频道 | |
| 1995年8月21日 - 1995年12月 | 香港亚洲电视台 本港台 | 
制作人员
    
- 总制片人:任大惠
 - 总导演:王扶林
 
主要演员
    
    蜀漢
    
- 刘备:孙彦军饰(原版配音:齐杰、李立宏)
 - 诸葛亮:唐国强饰(原版配音:徐涛、唐国强)
 - 关羽:陆树铭饰(原版配音:刘润成)
 - 张飞:李靖飞饰(原版配音:党同义)
 - 趙雲:楊凡(第一部、第三部)、張山(第二部)、侯永生(第四部)飾
 - 馬超:安亞平飾
 - 黃忠:王洪濤(第二部、第三部孙光明部分)、叶钧(第三部张中一部分)飾
 - 姜維:張天舒(第四部)、樊志起(第五部)飾
 - 魏延:劉威(第二部)、王曉穎(第三部张中一部分)、王紹文(第三部孙光明部分)、王心海(第四部)飾
 - 龐統:祝士彬(第二部)、金書貴(第三部)飾
 - 法正:時來群(第三部张中一部分)、張民甫(第三部孙光明部分)飾
 - 馬良:王顯和(第三部张中一部分)、李平(第三部孙光明部分)飾
 - 周倉:劉潤成飾
 - 關平:丁志勇(第二部)、陳兵(第三部)飾
 - 趙累:韓新民飾
 - 簡雍:安基飾
 - 糜芳:隗和國飾
 - 孫乾:郭家慶(第一部)、夏均寅(第二部)飾
 - 糜竺:朱秉謙(第一部)、楊乃煌(第二部)、任東升(第三部)飾
 - 廖化:芒來(第一部)、杜文祿(第四部)、陳之輝(第三部、第五部)飾
 - 劉禪:陳婧幼年、李華彤(第三部)、李鐵(第四部)、魯繼先(第五部)飾
 - 馬謖:張治中(第四部)飾
 - 王平:崔岱飾
 - 費禕:李弘飾
 - 蔣琬:劉宏坤飾
 - 孟達:嚴鳳崎、張楠飾
 - 李豐:王強、張積民飾
 - 馬岱:李建平(第四部)、陳關欣(第三部)飾
 - 王甫:遲重根飾
 - 嚴顏:王文有(第三部张中一部分)、林中华(第三部孙光明部分)飾
 - 劉封:趙振平飾
 - 高翔:袁利堅飾
 - 關興:顾建荣(第三部)、李威(第四部)飾
 - 李恢:王志強飾
 - 許靖:張勤飾
 - 夏侯霸:石天生(第四部)、沈雙存(第五部)飾
 - 伊籍:劉龍濱(第一部)、王輝(第三部)飾
 - 郤正:洪希邁飾
 - 張苞:遲國棟飾
 - 黃皓:曾革飾
 - 吳班:李世纔飾
 - 馬忠:張浩飾
 - 胡班:葉金森飾
 - 鄧芝:姬成功(第三部)、李志毅(第四部)飾
 - 張翼:齊文強(第四部)飾
 - 張嶷:莫道爾吉飾
 - 陳式:張世軍、陳德寶飾
 - 楊儀:孟憲禮飾
 - 田四:王鐵軍飾
 - 李福:李保安飾
 - 王韜:鄭大鵬飾
 - 諸葛瞻:蘇崇山飾
 - 譙周:刘杰(第四部)、王鳳文(第五部)飾
 - 劉諶:陳旭飾
 - 秦宓:王忠信飾
 - 范疆:魏德山飾
 - 張達:徐曉偉飾
 
魏
    
- 曹操:鲍国安饰
 - 郭嘉:蔣愷飾
 - 荀彧:顧嵐飾 (配音:顧嵐(前期)、齐克健(後期))
 - 荀攸:戴敬國(第一部)、于家乃(第三部)飾
 - 程昱:戴敬國(第一部)、于連増(第二部)飾
 - 賈詡:李緒良(第一部)、徐永亮(第三部)飾
 - 劉曄:蕭魯(第二部)、馬玉森(第一部)、魏憲(第三部)飾
 - 夏侯惇:巴拉珠爾(第一部)、魯建國(第二部)、段泽生(第三部)飾
 - 夏侯淵:錢玉林飾
 - 曹仁:邰祖辉(第二部)、許德山(第三部)飾
 - 曹洪:全力平(长坂坡)、霍尔查(南郡之战)、巴拉珠尔(铜雀台)、马奉年(割须弃袍)、王捷(第三部孙光明部分)飾
 - 張遼:徐少華(第一部)、張亞坤(第二部)、王衛國(第三部)飾
 - 張郃:徐曉偉(第二部)、王化南(第三部)、邢國洲(第四部)飾
 - 徐晃:霍爾察(第一部)、劉洪林(第二部)、謝東(第三部张中一部分)、尼格木圖(第三部孙光明部分)飾
 - 禁:薛勇(第一部)、斯琴畢力格(第二部)、齊克建(第三部)飾
 - 许褚:王建國(第一部)、盧映(第二部蔡晓晴部分)、陳之輝(第二部张中一部分)、韓東(第三部)飾
 - 李典:張英武(第一部)、桑寶(第二部)、張京海(第三部)飾
 - 文聘:芒萊(第二部蔡晓晴部分)、畢力格(第二部张中一部分)飾
 - 龐德:張元鵬飾
 - 楊修:畢彥君飾
 - 許攸:石小滿飾
 - 蔣幹:周舟飾
 - 韓浩:楊子斌飾
 - 辛毗:馬星耀(第一部)飾
 - 刘馥:姬崇恭飾
 - 劉岱:霍尔查飾
 - 孟坦:蘇德斯琴飾
 - 韓福:于榮光飾
 - 王植:莫歧飾
 - 韓猛:蘇德斯琴飾
 - 秦良:陳長龍飾
 - 夏侯霸:石天生(第四部)、沈雙存(第五部)飾
 - 夏侯楙:王基明飾
 - 司馬望:呂鎖森飾
 - 毛玠:周惠林飾
 - 樂進:沈龍飾
 - 典韋:張甲田飾
 - 張虎:田野飾
 - 夏侯傑:楊立新飾
 - 曹丕:楊俊勇飾
 - 曹彰:沈龍飾
 - 曹植:王良波飾
 - 曹叡:王光輝(第四部)、张中一(第五部)飾
 - 曹休:郝忠谦(第四部)飾
 - 曹羲:遲重根飾
 - 曹訓:孫振纔飾
 - 曹爽:康銘飾
 - 曹髦:姬晨牧飾
 - 曹芳:安志懿飾
 - 曹奐:汪涵飾
 - 陳泰:劉英魯飾
 - 夏侯尚:焦玉成飾
 - 夏侯玄:郝躍國飾
 - 張緝:尹華生飾
 - 鍾會:管越飾
 - 鄧艾:王洪光飾
 - 鄧忠:吳文慶飾
 - 郭淮:常玉平(第四部)、孫啟成(第五部)飾
 - 曹真:鄭強飾
 - 鍾繇:劉庚飾
 - 曹純:遲重根飾
 - 王經:張洪英飾
 - 司馬懿:唐振環(第三部)、魏宗万(第四部、第五部)饰
 - 司馬師:潘引来(第四部)、雷鐵流(第五部)飾
 - 司馬昭:李赤尤(第四部)、高蘭村(第五部)飾
 - 吳押獄:洪宗義飾
 - 蘇越:許宏達飾
 - 許允:王幼童飾
 - 成濟:張平飾
 - 邵悌:王鷹飾
 - 丘建:趙丕玉飾
 - 胡烈:蔣祟俠飾
 - 胡淵:齊鍵波飾
 - 桓範:文毫飾
 - 李勝:楊艾夫飾
 - 蔣濟:劉義飾
 - 費耀:齊文強飾
 - 郝昭:李世纔飾
 - 孫禮:楊軍飾
 - 王朗:董驥(第四部)飾
 - 馬遵:秦寶林飾
 - 楊陵:高小寶飾
 - 崔諒:李松橋飾
 - 張當:朱德倉飾
 - 秦琪:劉立偉飾
 - 華歆:宋戈(第三部)、秦寶林(第四部)飾
 - 陳群:張世軍飾
 - 師纂:鄭緒飾
 - 师勖:姬成功(姬崇恭)飾
 - 王垕:張福元飾
 - 王忠:芒來飾
 - 秦慶童:冬小虎飾
 - 高覽:芒來飾
 - 黃權:张于枢飾
 - 吳質:薛富英飾
 - 丁儀:劉明月飾
 - 滿寵:庚奇
 - 成何:王毅
 - 李伏 :张国臣 饰
 
吴
    
- 孙权:恽蒋铮(第一部)、吴晓东(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饰
 - 周瑜:洪宇宙饰(原版配音:曲敬国)
 - 孫堅:吳曉東飾
 - 孙策:濮存昕饰
 - 張昭:周繼偉飾
 - 魯肅:曹力(第二部)、馬玉良(第三部张中一部分)、宋幫桂(第三部孙光明部分)飾
 - 呂蒙:初國良(第三部)、郭沫浪(第二部)飾
 - 陸遜:高飛飾
 - 黃蓋:吳桂苓(第一部)、許福印(第二部)飾
 - 程普:閻懷禮(第一部沈好放部分)、陈惠良(第二部)飾
 - 韓當:朱軍(第二部)飾
 - 太史慈:李洪濤(第一部)、陳之輝(第二部)飾
 - 周泰:尹偉(第二部)、張瑩(第三部)飾
 - 諸葛瑾:種玉杰(第二部)、汪兆桂(第三部)飾
 - 呂範:唆二勇飾
 - 甘寧:韓冬(第二部)、張玉海(第三部)飾
 - 潘璋:黑水寬(第二部)、孫啟成(第三部)飾
 - 凌統:王剛(第二部)、韓增祥(第三部)飾
 - 闞澤:張喜前(第二部)飾
 - 丁奉:劉紹春(第二部)、王奕(第三部、第五部)飾
 - 徐盛:張曉明飾
 - 顧雍:李燕平(第二部)飾
 - 程秉:董九如(第二部)飾
 - 陸績:趙丕玉飾
 - 虞翻:楚建富飾
 - 嚴畯:李譚飾
 - 薛綜:王鷹飾
 - 喬國老:江金飾
 - 孫尚香:趙越飾
 - 劉備大婚司儀:馬子俊飾
 - 孫休:潘粵明飾
 - 諸葛恪:何冰飾
 - 孙峻:何金龙飾
 - 孙綝:刘大刚飾
 - 許貢:孫杰飾
 - 蔣欽:楊勝雁飾
 - 賈華:趙恩杰飾
 - 陳武:張力威飾
 - 周善:張洪順飾
 - 程咨:任萌飾
 
東漢
    
- 漢和帝:不详
 - 漢殇帝:不详
 - 漢安帝:不详
 - 漢顺帝:不详
 - 漢冲帝:不详
 - 漢质帝:不详
 - 漢桓帝:不详
 - 漢灵帝:不详
 - 漢少帝:朱峰飾
 - 漢獻帝:尹申(第一部蔡晓晴部分)、蘇可(第一部沈好放部分)、鮑大志(第三部)飾
 - 张梁:马精武飾
 - 何進:張福元飾
 - 董卓:里坡饰
 - 吕布:张光北饰(原版配音:赵述仁)
 - 袁紹:洪宇宙(第一部蔡晓晴部分,原版配音:曲敬国)、李庆祥(第一部沈好放部分,原版配音:李建義)飾
 - 袁術:陳友旺(第一部蔡晓晴部分)、王福生(第一部沈好放部分)飾
 - 公孫瓚:楊凡飾
 - 李儒:畢彥君飾
 - 王允:譚宗堯飾
 - 鮑信:陳之輝飾
 - 丁原:芮麗容飾
 - 蔡邕:秦昭飾
 - 盧植:楊兆泉飾(原版配音:赵述仁)
 - 張溫:王勉之飾
 - 伍孚:劉建為飾
 - 孔融:鄭榕飾
 - 董承:劉龍飾
 - 吉平:丁志誠飾
 - 普淨:郭家慶飾
 - 李肅:嚴燕生飾 (原版配音:李建义)
 - 陳宮:李建義(第一部蔡晓晴部分)、修宗迪(第一部沈好放部分)飾
 - 張繡:韓善續飾
 - 胡车儿:于伟杰飾
 - 陳珪:紐荼亮飾
 - 陳登:王長利飾
 - 陶謙:張瞳飾
 - 劉表:張達飾
 - 黃承彥:王洪武(第二部)飾、陈惠良(第三部)飾
 - 司馬徽:蘇民飾
 - 徐庶:翟萬臣飾
 - 諸葛均:石霓飾
 - 崔州平:趙小川飾
 - 石韜:馬書良飾
 - 孟建:嚴風歧飾
 - 顏良:謝加起飾
 - 郭圖:郭壽陽飾
 - 袁譚:鄧小光飾
 - 陳琳:王濤飾
 - 田豐:張連重飾
 - 淳于瓊:周萬紅飾
 - 沮授:王志強飾
 - 審配:王顯飾
 - 劉琦:尹力飾
 - 劉琮:梁遲飾
 - 蔡瑁:么岳飾
 - 蔡中:李小舟飾
 - 蔡和:李化飾
 - 鮑隆:薛文成飾
 - 趙範:李寶華飾
 - 韓玄:黃小力飾
 - 張松:張炬飾
 - 劉璋:梁震亞飾
 - 蒯越:馬吉春飾
 - 張任:周中和飾
 - 劉璝:劉宗仁飾
 - 張魯:馬玉良飾
 - 楊松:劉建為飾
 - 鮑忠:劉少春飾
 - 督郵 :狄鳳程飾
 - 鄭泰 :韓新民飾
 - 潘隱 :龐大新飾
 - 張讓 :謝志堅飾
 - 蹇碩 :蘇建宇飾
 - 呂伯奢:曹世驤飾
 - 華雄 :王寶奇飾
 - 紀靈:王洪壽飾
 - 曹豹:王英杰飾
 - 韓胤:王昱和飾
 - 伏完:王忠信飾
 - 王子服:施長金飾
 - 陳震:任寶成飾
 - 斐元紹:薛勇飾
 - 于吉:楊寶和飾
 - 宋忠:黃平剛飾
 - 馬騰:黃文俊飾
 - 馬休:梁志文飾
 - 韓遂:王奕飾
 - 王累:王德林飾
 - 冷苞:王志剛飾
 - 華佗:王忠信飾
 
女性人物
    
其他
    
- 许贡三家客:吳剛 王剛 劉樺飾
 - 徐威:張曉明
 - 吳押獄:洪宗義
 
配乐
    
该电视剧的音乐由著名音乐家谷建芬作曲,著名文学家王健作词。
| # | 曲目 | 相关角色 | 补充信息 | 
|---|---|---|---|
| 1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片头曲、第84集片尾曲 - 由杨慎作词,杨洪基演唱。 | |
| 2 | 历史的天空 | 片尾曲 - 由王健作词,毛阿敏演唱。 | |
| 3 | 这一拜 | 刘备、关羽、张飞 | 插曲、第19集片尾曲 - 由王健作词,刘欢演唱。 | 
| 4 | 烈火雄风 | 赤兔马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吕继宏演唱。 | 
| 5 | 貂蝉已随清风去 | 貂蝉 | 第7集片尾曲 - 由王健作词,万山红演唱。 | 
| 6 | 淯水吟 | 曹操、邹氏、典韦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毛阿敏演唱。 | 
| 7 | 有为歌 | 诸葛亮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戴建明演唱。 | 
| 8 | 民得平安天下安 | 刘备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崔京浩演唱。 | 
| 9 | 豹头环眼好兄弟 | 张飞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尹相杰演唱。 | 
| 10 | 当阳常志此心丹 | 赵云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崔京浩演唱。 | 
| 11 | 丈夫歌 | 周瑜 | 插曲 - 由李一丁配乐,吕继宏演唱。 | 
| 12 | 短歌行 | 曹操 | 插曲 - 由曹操作词,杨洪基演唱。 | 
| 13 | 江上行 | 关羽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崔京浩演唱。 | 
| 14 | 七步诗 | 曹植 | 插曲 - 由曹植作词,刘欢演唱。 | 
| 15 | 哭诸葛 | 诸葛亮 | 插曲 - 由王健作词,刘欢演唱。 | 
| 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 徐庶 | 由罗贯中作词 | |
| 一夜北风寒 | 司马徽 | 由罗贯中作词。 | |
| 壮士功名尚未成 | 石广元、孟公威 | 由朱晓平作词。 | |
| 南阳有隐居 | 诸葛亮 | 由罗贯中作词。 | |
| 谁肯论英雄 | 石广元、孟公威 | 由朱晓平作词。 | |
| 子夜四时歌 | 刘备、孙尚香 | 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 | |
| 战宛城 | 曹操、典韦 | ||
| 蒼天已死 | 黄巾軍主題 | 配樂 | |
| 東臨碣石 | 曹操主題 | 配樂 | |
| 虎牢關 | 三英及呂布主題 | 配樂 | |
| 貂禪舞 | 貂禪見董卓主題 | 配樂 | |
| 盤古舞 | 曹操主題 | 配樂 - 中原舞蹈文化配樂 | |
| 巴渝舞 | 周瑜主題 | 配樂 - 宴請劉備暗伏殺機 | |
| 隆中金秋·春回隆中 | 諸葛亮主題 | 配樂 - 有為歌變奏·清越調 | |
| 得勝令 | 東吳水軍主題 | 配樂 | |
| 誓取江南 | 曹軍主題 | 配樂 - 18路諸侯盟誓時亦用此曲 | |
| 水榭劍舞 | 劉備、孫尚香主題 | 配樂 | |
| 長河吟 | 周瑜主題 | 配樂 - 古琴曲 | |
| 刮骨療毒 | 關羽主題 | 配樂 - 江上行變奏,走麥城亦是,但更悲切 | |
| 落鳳坡·魂壯綿竹關 | 龐統、諸葛瞻主題 | 配樂 - 主題歌旋律的變奏·悲愴調 | |
| 天下第一江山 | 劉備、孫權主題 | 配樂 - 主題歌旋律的變奏·悠遠調之二 | |
| 陸遜掛印 | 陸遜主題 | 配樂 | |
| 白象出陣 | 木鹿大王主題 | 配樂 | |
| 出兵北伐 | 蜀漢軍主題 | 配樂 - 主题歌旋律的變奏·雄壯調 | |
| 一出岐山 | 老年趙雲主題 | 配樂 | |
| 門旗開處 | 諸葛亮、張苞、關興主題 | 配樂 | |
| 秋風五丈原 | 諸葛亮主題 | 配樂 - 有為歌變奏·嘆惋調 | |
| 九伐中原 | 姜維主題 | 配樂 | |
| 摹天嶺前 | 鄧艾主題 | 配樂 | |
| 姜維殉國 | 姜維主題 | 配樂 | |
| 魏宮蜀舞 | 司馬昭、劉禪主題 | 配樂 | |
| 四海歸一 | 司馬炎主題 | 配樂 | 
製作費用
    
《三國演義》耗資1.7億人民幣製作,是中國歷史上耗資最多所製作的電視劇。近1亿元用于建造拍摄基地,7千萬元用於拍摄工作。製作工作的最初是於涿州搭建中國两座最大的摄影棚,每座面积为1,200平方米,两棚總共耗资約4千萬元;於无锡的“唐城”和“汉城”則共约耗资兩千萬元;於无锡的“吴王宫”、“水寨”及“甘露寺”等,耗资逾1亿元;於涿州的“汉城墙”、“街道”及“铜雀台”則耗资約3千萬元;此外,服装1千余种、3万多套,耗资约5百万元;道具近7万余件,耗资约7百万元。
《三國演義》包含了三國歷史上其中三场場面宏伟壮观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及彝陵之战;以於1992年6月拍摄的官渡之战为例,就动用了一师的兵力,耗资約40万元。在製作赤壁大战的战争场面和错综复杂的水战及火烧战船的拍摄难题,特別組織了特技美工组。特技美工组参照了實際環境的数据,以8:1或12:1的比例缩小微細地製作了14艘模型戰船、150顶军帐、水窑、点将台、寨门10座、草人4千个、将士(石膏人)1千5百个、军旗兩千面、粮仓30座及曹营水陆寨各一座,仅此一项耗资几十万元[7][8]。
網絡模因文化
    
在第69集中,諸葛亮(唐國強飾)與王朗(董驥飾)對陣中的對白被許多bilibili網友改編鬼畜視頻,多為唱歌型的作品,也有RAP型作品,這種類型的作品至今在该网站的投稿數量已超過百部[9]。另外,第71集诸葛亮城楼弹琴退敌(空城计)的部分也经常被制作成音MAD作品。
节目变迁
    
| 三国演义 (第一、二部) (1994.10.23 - 1994.12.19)[10]  | ||
| 法官潘火中 (1994.10.13 - 1994.10.21)  | 住别墅的女人 (1994.12.22 - 1995.1)  | |
| 住别墅的女人 (1994.12.22 - 1995.1)  | 三国演义 (第三、四、五部) (1995.1.6 - 1995.2.20)  | 洋行里的中国小姐 (1995.2.21- 1995.3)  | 
| 三国演义 (2024.3.24 - 2024.5.4)  | ||
| 水浒传 (2024.3.2 - 2024.3.23)  | 待定 | |
参考资料
    
-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24-01-14].
 - 电视剧《三国演义》拍摄纪实 来源:《绿色大世界》 1995年04期
 - . [201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7).
 - 《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纪实)》作者:宋强//郭宏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 . [2024-04-09]. 1994年11月21日. 《人民日报》第7版
 - . 凤凰网. 2010-04-18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 . 中国网. 2007-11-13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9).
 - 《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纪实)》作者:宋强//郭宏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 .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 https://m.thepaper.cn/yidian_promDetail.jsp?contid=3206668&from=yidian 想当年|94版《三国演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澎湃新闻.2019-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