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
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是一个假设的语系,包含乌拉尔语系、尤卡吉尔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可能还有尼夫赫语,以前包括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它首先在1998年由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和楚科奇-堪察加语系专家迈克尔·福蒂斯丘在他的专著《白令海峡两岸的语言关系》中提出。在2011年,福蒂斯丘将楚科奇-堪察加语系移除出假说。[1]:1359–1376
| 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 | |
|---|---|
| 假说 | |
| 地理分佈 | 欧亚大陆北部、北极地区 |
| 谱系学分类 | 假定的语言系属分类 |
| 分支 |
(以前也包括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尼夫赫语?
|
| – | |
| Glottolog | 无 |

历史
早期观察到乌拉尔语和爱斯基摩-阿留申语之间的结构相似性。1746年,丹麦神学家Marcus Wøldike比较格陵兰语和匈牙利语。在1818年,拉斯穆斯·拉斯克认为格陵兰语与乌拉尔语,尤其是芬兰语有关,并提出了词汇对应列表(拉斯克也认为乌拉尔语和阿尔泰语系相互关联。)迈克尔·福蒂斯丘在1959年发表了论文《爱斯基摩-乌拉尔假说》,他和他之前的其他学者一样,在论文中提出了许多语法相似性和少量词汇对应关系。1962年莫里斯·斯瓦迪士提出了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和楚科奇-堪察加语系之间的关系。1998年,迈克尔·福蒂斯丘在他的《白令海峡两岸的语言关系》。中提出了更详细的论点。他的标题让人想起莫里斯·斯瓦迪士1962年的文章《白令海峡两岸的语言关系》。
迈克尔·福蒂斯丘(2017)除了新的语言学证据外,还加入了几项基因研究,这些研究支持所包括群体的共同起源,并支持他们的家乡可能在东北亚。[2]
形态学
福蒂斯丘(1998):60–95调查了44个类型学标记,并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类型学标准,可以用它唯一地识别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假说认为,这种独特的类型学特征,是所有4个语系从它们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特征。
- 音系
- 一个单一系列的清塞音。
- 一个浊无咝擦音系列,包括/ð/,且缺乏对应清音/θ/。
- 欧亚大陆的大多数其他语言都没有原始的无咝擦音。在北美大部分地区,清音擦音多过浊音。尼夫赫语中同时出现清浊两种擦音。
- 主要的硬颚音或颚化音,如/ɲ ~ nʲ/、/ʎ ~ lʲ/。
- 存在R音/r/。
- 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多数其他语系中也有发现;在北美的语言中广泛缺乏。
- 复辅音只出现在词中。
- 与大多数阿尔泰语言共享的特征。与尼夫赫语、印欧语和萨利希语中丰富的复辅音形成对比。
- 规范的双音节词根,代词除外。
- 与印欧语、汉藏语、叶尼塞语、纳-德内语、海达语、钦西安语、瓦卡什语、萨利希语等的规范单音节词根对比。阿留申语和多种乌拉尔语中后来发展出一些次要的单音节词根,它们在伊捷尔缅语中占主导地位。
- 词首重音。
- 形态
- 句法
四个语系中没有一个显示所有这17个特征;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语中可以构拟出12个,原始乌拉尔语则是16个。现代语言所包含的特征常常更少—特别是伊捷尔缅语,福蒂斯丘认为它的底层受区域内非乌拉尔-西伯利亚语言的影响。
据福蒂斯丘(1998),几个更广泛传播的类型学上的重要特征也可能代表接触影响:
- 乌拉尔语中罕见小舌音,但可以在楚科奇-堪察加语和爱斯基摩-阿留申语中找到。它们也存在于尤卡吉尔语系中,但可能是那里的后起创新(如乌拉尔语系塞尔库普语以及大量突厥语)。然而,它们在欧亚大陆最北端的非乌拉尔-西伯利亚语言中随处可见,包括叶尼塞语、尼夫赫语、纳-德内语、海达语、萨利希语等。福蒂斯丘认为,楚科奇-堪察加语和爱斯基摩-阿留申语中小舌音的存在可能代表了一种古老的区域创新,该创新是从早期的白令地区的“前纳-德内”语言中获得的。
证据
形态
乌拉尔-西伯利亚形态上明显共享的语素包括以下内容:
| *-t | 复数 |
| *-k | 双数 |
| *m- | 第一人称 |
| *t- | 第二人称 |
| *ka | 疑问代词 |
| *-n | 属格 |
诺斯特拉语系假设的支持者认为这些明显的对应关系是支持提议的更大诺斯特拉语系的证据。
词汇
福蒂斯丘(1998)列出94个在4个语系中至少有3个反映的词汇对应,如“祖父”*ap(p)a、“山”*kað'a等等。
下面是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的部分词汇,以及它们与原始乌拉尔语、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语(有些是原始楚科奇语)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有些是原始爱斯基摩语或阿留申语)的对应。(参考:福蒂斯丘 1998:152–158.)
| 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 | 原始乌拉尔语 | 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语 | 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 |
|---|---|---|---|
| *aj(aɣ)- 推 | *aja-驾驶、追逐 | *aj-tat-追逐,牧群(PC) | *ajaɣ-(用杆子)推 |
| *ap(p)a祖父 | *appe岳父 | *æpæ祖父 | *ap(p)a祖父 |
| *el(l)ä不 | *elä不 | *ællæ不(PC) | *-la(ɣ)-不(A) |
| *pit(uɣ)-打结 | *pitV-结(FU) | *pət-打结 | *pətuɣ-打结 |
| *toɣə-取 | *toɣe-带来、接受、给予(FU) | *teɣiŋrə-拉出 | *teɣu-拿(PE) |
规则对音
福蒂斯丘 (1998)提出了这些与尤卡吉尔语系的对音关系:[3]
| 尤卡吉尔语系 | 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 |
|---|---|
| l/l’ | Ø-/-l- |
| -nt | -t-/-n |
| -nc’- | -t- |
| -ŋk- | -k- |
| -mp- | -p- |
| w | Ø-/-v- |
| j | Ø-/-y- |
| -ɣ- | -ɣ-/-R- (和 -k-/-q-) |
| -r- | -l/ð- |
尤卡吉尔语系和乌拉尔语系:[4]
| 乌拉尔语系 | 尤卡吉尔语系 |
|---|---|
| kk | k |
| tt | t/δ |
| pp | p |
| mp | pp |
| 乌拉尔语系 | - | s | Ø |
|---|---|---|---|
| a | sa | ||
| l | t | ||
| m | m | ||
| x | v | ||
| s | Ø | ||
| d | ð | ||
| k | ɣ | ||
| t | c | ||
| j | y/i | ||
| n | ŋ | ||
| tä | ci | ||
| ti | cai | ||
| ü | u |
假定的规则对音例子:[8]
乌拉尔语*t-:爱斯基摩语 *t- (在乌拉尔语后元音前)
原始乌拉尔语 *tolɨ- 来
原始爱斯基摩语 *tulaɣ- 降落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oxi- 带来
原始爱斯基摩语 *təkit- 抵达
原始乌拉尔语 *tumti- 知道
原始爱斯基摩语 *tucaʀ- 懂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ålå 庇护所
原始爱斯基摩语 *talu(-) 屏障
乌拉尔语*t-:爱斯基摩语*c-(在乌拉尔语前元音前)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äwi 满
原始爱斯基摩语 *ciləɣ- 变满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eki- 做
原始爱斯基摩语 *caɣiqə- 努力
乌拉尔语*ń-:爱斯基摩语*Ø-
原始乌拉尔语 *ńåxlɨ- 舔
原始爱斯基摩语 *aluɣ- 舔
乌拉尔语*Ø-:爱斯基摩语*n-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äktä 切
原始爱斯基摩语 *naɣci(t)- 抓住底部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uwå 溪
原始爱斯基摩语 *nuvaɣ 唾液
词汇[3][9]
| 原始尤卡吉尔语 | 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 |
|---|---|
| aka 哥哥 | akkak叔叔 |
| al 下面 | atə 下面 |
| amlə 吞 | ama 吸 |
| aŋa 口 | aŋ-va- 开 |
| carqə- 弯 | caqə- 转、移 |
| cowinə矛 | caviɣ刀 |
| kin 谁 | kina 谁 |
| ləɣ- 吃 | iɣa- 吞 |
| mel 乳房 | məluɣ 乳房 |
| qar 皮肤、盖子 | qaðə 某物的表面 |
| um 闭 | uməɣ 闭 |
| n’ə 得 | nəɣ 得 |
| para 起源 | paðə 打开、展开 |
| ta 那 | ta 那 |
| ŋōlā 成为 | -ŋŋuR 成为 |
| puɣö 热、日 | puqla 热、热水 |
| u:- 烤 | uɣu- 烤、加热 |
| l’ə- 是 | -li- 成为 |
| emä 母 | PY əma 祖母 |
| an- 说 | anəR- 呼出 |
| jeŋkilə 火 | ək-nəR 火 |
| ci:daɣa 地松鼠 | cikðiɣ (地)松鼠 |
| n’e:- 叫、说 | nəpə 声音 |
| 乌拉尔语 |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7] |
|---|---|
| ila 底 | at(ǝ) 下 |
| elä 活 | ǝt(ǝ) 在 |
| tuli 来 | tut 抵达、着陆 |
| kuda 早上 | qilaɣ 天 |
| ke 谁 | kina 谁 |
| to 那 | ta 那 |
| kuda 编织 | qilaɣ 编织 |
“编织”和“早上”的意思很可能无关,它们却在两方语言中都是同音词,说明是巧合的同音异义的例子。这种情况很少偶然发生,这意味着很可能发生了某种接触,但尚不能用现代信息得出确切的结论。[7]
| 原始乌拉尔语 | 原始尤卡吉尔语 |
|---|---|
| käliw弟媳 | käli |
| wanča 根 | wanča |
| iś/ća 父 | iśa |
| lunta鸟 | lunta |
| toxi-带 | toxi |
| ela 下 | ola |
原始乌拉尔语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数、格标记
原始乌拉尔语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数、格标记:[6]
| 原始乌拉尔语 | 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 | |
|---|---|---|
| 主格/通格单数 | Ø | Ø |
| 双数 | -kə | k |
| 复数 | -t | -t |
| 方位格 | -(kə)na | -ni |
| 宾格单数 | -m | - |
| 宾格复数 | -j/i | -(ŋ)i |
| 离格 | -(kə)tə | -kənc |
| 与格/携格 | -kə/-ŋ | -ŋun |
尤卡吉尔语系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动词、名词屈折[3]
| 尤卡吉尔语 |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 | |
|---|---|---|
| trans. 1s | ŋ | ŋa |
| 第三人称复数 | ŋi | ŋi |
| 第三人称属格 | ntə | n |
| vialis | *-(n)kən | *-(n)kən |
| 离格 | *-(n)kət | m/n)əɣ |
| 向格 | (ŋi)n’ | |
| 壮语方位格/携格 | nə | nə |
尼夫赫语
福蒂斯丘不认为尼夫赫语属于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不过孔甫烈认为尼夫赫语是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以及印欧-乌拉尔语系的一部分:关系的一些证据是:乌拉尔语分词*-pa和尼夫赫语动名词*-pa。代词*mi、*ti与尼夫赫语比较:n´i和či。[11]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福蒂斯丘最初将楚科奇-堪察加半岛包括在语系中,但后来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相似之处是语言接触所致。福蒂斯丘还说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和尼夫赫语有更多相似性。[12]
相似处
| 人称 |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 | 楚科奇-堪察加语 |
|---|---|---|
| 1单 | (t)ŋa/ka | kəm |
| 1双 | kuɣ | mək |
| 1复 | kut/vut | mət |
| 2单 | n/t/tən/kən | kəð |
| 2双 | ðəɣ, təɣ | tək |
| 2复 | ði/ci | turi |
乌拉尔-楚科奇-堪察加的可能同源词[14]
| 楚科奇-堪察加 | 乌拉尔 |
|---|---|
| ajtat 捉 | aja 驾驶、捉 |
| ajval 向风处 | saja 庇护所 |
| ajwa 脑 | ojwa 头 |
| ær 流出 | sarV 目前 |
| jæɣ 脚 | jalka 脚、腿 |
| jət 去 | juta 去 |
| kəɣwa 干掉 | kuiva 干 |
| tava 压碎 | tappa 打 |
| tæjkə 做 | teke 做 |
| təlvə 烧 | tule 火 |
| təlæ 去 | tule 来 |
| wəltə 亲昵 | welje 兄弟 |
可能的尼夫赫-楚科奇-堪察加同源词
| 尼夫赫语 | 楚科奇-堪察加语 |
|---|---|
| aui 口 | æw 挖洞 |
| kama 跑 | kame 四处移动 |
| juty 倾倒 | jit 滴水 |
| poju 冒烟 | pujæ 在坑里的热石头上烹饪 |
| t'am 保持冷静 | təmɣə 保持镇定 |
| uige 不 | ujŋæ 不 |
祖语
福蒂斯丘(2011)构拟的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词汇:[1]:152-159
| 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 | 词义 | ||
|---|---|---|---|
| *aj(aɣ)- | 推 | ||
| *al(a)/*ïl(a) | 下面 | ||
| *am(u)- | 舀起 | ||
| *an’a | 老年男性亲属 | ||
| *aŋə | 开 | ||
| *ap(p)a/*ïp(p)ï | 祖父 | ||
| *äk(k)ä | - | *än(ə)-/*an(əɣ)- | 呼吸 |
| *ciɣ(uɣ)/*cuɣ(uɣ) | 沙 | ||
| *el(ä)- | 存在、是 | ||
| *el(l)ä | 不 | ||
| *emä | 母 | ||
| *ilu- | 动 | ||
| *imə(ɣ)- | 吮吸 | ||
| *jav(a) | 那里、后面 | ||
| *jeləɣ- | 焚 | ||
| *joŋk(əɣ)- | 鼻、顶 | ||
| *jutə(ɣ)- | 走进 | ||
| *ka/*ko | 什么 | ||
| *kað’a | 山 | ||
| *kanə- | 爆炸 | ||
| *kan(iɣ) | 冷、冬 | ||
| *kälə- | 跋涉穿过 | ||
| *käl(uɣ)- | 绑紧 | ||
| *käm(əɣ)- | 硬、壮 | ||
| *käm(əɣ) | 鞋 | ||
| *keðe(ɣ) | 暖、夏 | ||
| *kerə/*korə | 肤 | ||
| *ki | 谁 | ||
| *kiɣ(aɣ)- | 打眼 | ||
| *koj(ra) | 雄性动物 | ||
| *kuð’(ə)/*kul’(ə) | 在...上、盖 | ||
| *kule- | 发声 | ||
| *kumə- | 流 | ||
| *kunta | 伙、部落 | ||
| *kurə(ɣ)- | 结 | ||
| *le- | 成 | ||
| *lepa-/*lempa- | 拍 | ||
| *lep(p)ə | 桨 | ||
| *lup(sa) | 液 | ||
| *mal(iɣ)/*mïl(iɣ) | 波 | ||
| *mäkə- | 爆炸 | ||
| *mäl(kə) | 胸膛 | ||
| *me | 这 | ||
| *menə- | 去 | ||
| *mi | 什么 | ||
| *muɣə- | 漫步 | ||
| *na/*nä | 这 | ||
| *naj(aɣ) | 女孩 | ||
| *nimə | 名、叫 | ||
| *n’ar(u) | 无毛的皮 | ||
| *n’ik(a)- | 弯下 | ||
| *n’om(əɣ)- | 压 | ||
| *o(w)- | 这、那 | ||
| *oj(wa) | 头、脖 | ||
| *ol(u) | 颊 | ||
| *paŋkiɣ- | 攫 | ||
| *pat’k(ə)- | 刺穿 | ||
| *päŋə | 顶 | ||
| *pejə(ɣ)-/*pojə(ɣ)- | 烤、蒸汽 | ||
| *pel(ju) | 叶、耳 | ||
| *pel(aɣ)- | (从尸体上)切下 | ||
| *pit(uɣ)- | 绑 | ||
| *poŋkə | 小山 | ||
| *pura- | 走进 | ||
| *puwə-/*puɣə- | 吞 | ||
| *sac’(c’)a(ɣ)- | 姑父 | ||
| *saɣə- | 来、去 | ||
| *sarə- | 流下或流出 | ||
| *seɣə- | 吃 | ||
| *soŋə- | 进入/*到某物上 | ||
| *sula- | 解冻 | ||
| *s’akə-/*s’äkə- | 冻 | ||
| *s’ap(p)ə- | 劈 | ||
| *s’äŋkə- | 打破 | ||
| *s’ep(u) | 脖子 | ||
| *s’erä | 环境、自然 | ||
| *s’om(eɣ)- | 忧、想 | ||
| *s’up(p)ə- | 切或刺 | ||
| *ta | 那 | ||
| *tap(p)a(ɣ)- | 击 | ||
| *teŋ(ä)- | 飞起 | ||
| *toɣə- | 拿 | ||
| *tuðka | 尖 | ||
| *tuɣlï/*tiluɣ | 翅膀、羽毛 | ||
| *tup(əɣ)- | 盖 | ||
| *t’ant’ə-/*t’unt’ə- | 步 | ||
| *t’ono/*t’eno | 背 | ||
| *uɣ(ə)-/*uj(ə)- | 在火上烤 | ||
| *wejə- | 流 | ||
| *wel(ja) | 相邻的人或物 | ||
| *wen(i)- | 拉伸皮肤使干燥 | ||
| *wolə(ɣ) | 刀、切 |
原乡
福蒂斯丘认为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或一群互相关联的祖语)可能在公元前8000至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由西伯利亚中南部(大致从叶尼塞河上游至贝加尔湖)的渔猎部落使用,而且下属分支的祖语可能已经在约公元前4000年陆续由此北上,直到乌拉尔语系萨莫耶德语族占据原乡。
关系
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下的4个次分类中的部分或全部已包含在更广泛的语言组中(见下面的链接)。福蒂斯丘的假设并不反对这些不同的提议。特别是,他认为乌拉尔-西伯利亚语和阿尔泰语(或阿尔泰语的某些部分)之间可能存在遥远的关系(参见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福蒂斯丘坚称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仍可以证明,而诺斯特拉语系则太过遥远,不可能被确凿地证明。 莱顿大学语言学家孔甫烈 (2006:1)断言,印欧-乌拉尔语系(包括乌拉尔语系和印欧语系的假设语系)本身是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的一个分支,此外,尼夫赫语也属于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孔甫烈(2006:3)认为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他认为包含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朝鲜语族和日琉语族)可能是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提出的欧亚语系下两个平等的分支。
书目
参考书目
- Bergsland, Knut. .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Finno-Ougrienne. 1959, 61.:1–29* Fortescue, Michael. 1998. Language Relations across Bering Strait: Reappraising the Archaeological and Linguistic Evid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Cassell. ISBN 0-304-70330-3.
- Kortlandt, Frederik. 2006. "Indo-Uralic and Altai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wadesh, Morris. .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62, 64 (6). doi:10.1525/aa.1962.64.6.02a00090.:1262–1291
参考文献
- Fortescue, Michael. . Lingua. 2011, 121 (8). doi:10.1016/j.lingua.2011.03.001.
我不会再把CK和[乌拉尔-西伯利亚]直接联系起来,尽管我相信部分词汇证据[...]将在借贷/传播关系上保持不变。
- . ResearchGate. [2019-03-22] (英语).
- .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 Piispanen, Peter. . Suomalais-Ugrilaisen Seuran Aikakauskirja. 2013, 2013 (94). S2CID 16302169. doi:10.33340/SUSA.82515
. - .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 .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 Kloekhorst, Alwin; Pronk, Tijmen, , The Precursors of Proto-Indo-European (Brill | Rodopi), 2019-09-25, ISBN 978-90-04-40935-4, doi:10.1163/9789004409354_002

- Caveney, Geoffrey. Uralic-Eskimo initial, first vowel, and medial consonant correspondences with 100 lexical examp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PDF).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31).
- Bonnerjea, René.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January 1978, 44 (1). ISSN 0020-7071. S2CID 145083556. doi:10.1086/465517.
- .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 .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 Fortescue, Michael. .
- Fortescue, Michael. . 147-153.
阅读更多
- Blažek, Václav. 2006. "Chukcho-Kamchatkan and Uralic: lexical evidence of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In: Orientalia et Classica XI. Aspects of Comparativistics 2. Moscow.:197–212* Georg, Stefan; Seefloth, Uwe 2020. "Uralo-Eskim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reenberg, Joseph H. . Review of Archaeology. 2000, 21 (2).:23–24* Künnap, A. 1999. Indo-European-Uralic-Siberia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tacts. Tartu, Estonia: University of Tartu, Division of Uralic Languages.
- Seefloth, Uwe. . 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 2000, 30.:163–191
另见
- 单倍群N-M231
- 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语
- 原始乌拉尔语
- 美洲诸语言联盟
相关超语系假说
- 爱斯基摩–乌拉尔语系
- 欧亚语系
- 印欧-乌拉尔语系
- 诺斯特拉语系
-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 乌拉尔–尤卡吉尔语系
- 楚科奇-堪察加–黑龙江语系
- 汉-乌拉尔语系
外部链接
- Linguist List post about Uralo-Eskimo grammar as reconstructed by Uwe Seefloth, who finds Uralic and Eskimo–Aleut to be each other's closest relatives within Uralo-Siberian
- "Nivkh as a Uralo-Siberian language" by Frederik Kortlandt (2004)
- "Chukcho-Kamchatkan and Uralic: Evidence of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by Václav Blažek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