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式戰鬥機
九二式戰鬥機是由川崎重工的德國工程師理查・伏格和土井武夫共同研發出來的水冷發動機雙翼戰鬥機,由於有著德國血統而令其外表和納粹德國空軍初期的He51戰鬥機很相似,就連其水冷發動機都是德國BMW的仿製品(630匹馬力)
| 九二式戰鬥機 | |
|---|---|
![]() | |
| 概觀 | |
| 類型 | 雙翼戰鬥機 |
| 代號 | KDA-5 |
| 乘員 | 1 |
| 首飛 | 1930年 |
| 服役 | 1932年 |
| 設計 | 理查・伏格與土井武夫 |
| 主要用戶 | 大日本帝國陸軍 |
| 技术数据 | |
| 長度 | 7.05米 |
| 翼展 | 9.55米 |
| 高度 | 3.1米 |
| 翼面積 | 24.平方米 |
| 空重 | 1,280公斤 |
| 負載重量 | 1,700公斤 |
| 發動機 | BMW VI發動機 |
| 功率 | 630匹馬力 |
| 性能數據 | |
| 最大速度 | 850公里 |
| 最大過載 | |
| 武器装备 | |
| 機炮 | 八九式7.7毫米機槍× 2 |
主要機型

德國He51戰鬥機
- 九二式一型
九二式初期型,一型生產了180架
- 九二式二型
發動機增強至750匹馬力,機身結構強化,二型生產了200架
基本資料

九二式使用兩葉螺旋槳
機長: 7.05米
翼展: 9.55米
機高: 3.1
翼面積: 24.平方米
空重: 1,280公斤
載重: 1,700公斤
發動機: BMW VI(630匹馬力)
最快時速: 320公里/小時
航程: 850公里
武裝: 機頭兩挺7.7毫米口徑機槍
實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此機跟隨日本關東軍進駐中國東北的偽滿洲國,但九二式是短命機種,不久被其改良型九五式戰鬥機所取代,兩者外表上最大的分別是九二式是兩葉螺旋槳而九五式是三葉,九二式作為教練機在二線使用至1941年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jp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