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型华文中学
国民型华文中学(馬來語:,“SMJK”)简称国民型中学或华中,是在马来亚独立前后(1956-1962),接受政府建议改制的民办华文中学,纳入国家教育的主流中,區別於华文独立中学。[1]
没有接受“改制”的民办华文中学,则没有津贴,保留原状,有自主权(独立),不受教育部管理。由于华文中学的“改制”,结果应运而诞生了一些同校名的“独立中学”,与没有改制的 华文中学 拥有同样的“性质”。此后,这些中学统称为“独立中学”或“独中”。而国民型华文中学得到教育部的一部分津贴,学校则交由马来西亚教育部管理,包括课程、师资、学生来源等。学校的董事会则依教育部的要求组建,不过校地主权还是归属于原有的校地拥有者。
华中的特点是拥有华文科在正课内,为学生的必修必考科,这也是“改制”时的政府承诺。为了维护保留“华文科”,华中的学生来源是“华文小学”,若不如此,政府的承诺将难以维护实施。华中的特征还有其自身的校训、校歌、校徽及华校传统的校风。
“华中”的简称,首先由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在21世纪初(2002?)提出,得到后来成立的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2012)接纳,并全面推广使用,用意是纠正一些人以“国中”的简称来贬损国民型华文中学的目的。
发展
60年代始,华中是以英语为教学媒介,华语和马来语(国语)则为必修必考科。1972年起,教育部推行《国家教育政策》,逐年将英文转换为马来文。直至1978年,所有中学的教学媒介语都被马来语取代。在华中,英文和华文则为学生的必修必考科。
2003年,马来西亚教育部为了提高英语的水准,开始恢复以英语教导数理科的政策。后来在压力下,此政策于2012年被 “双语计划 DLP”(马来语和英语教导数理)取代,不过这项 DLP 计划仅在由教育部选出的特定中学实施,以致遗漏了许多华中。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议决要求教育部,允许所有华中参与此项 DLP 计划,即以英语教导数理,因为改制后的一段时间里,华中都是以英语教导数理,非常成功。
在1996年的教育法令下,政府将其管理的所有中学统称为“国民中学 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SMK)”,包括华中。在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的争取下,教育部同意在行政上,华中可以继续使用 “国民型中学 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 (SMJK)”的称呼,代表“国民型中学”或“华中”。 这些中学都是在5、60年代改制,接受全津的华文中学,不同于教育部自己的“政府中学”。教育部不问也不阻止“华中”的中文称呼。
特点
根据2010年的统计,约有20%的华文小学毕业生进入华中深造。60所独立中学和 81所华中仅接收了30% 的华文小学的生源。由此可以看到华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及贡献。
国民型华文中学列表
| No | 学校名称 | 州属 / 地区 | 成立年份 | 官方网站 |
|---|---|---|---|---|
| 1 | 丰盛港培智华中 | 年 | 首页 | |
| 2 | 利丰港培华华中 | 1929年 | 首页 | |
| 3 | 昔加末昔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4 | 马六甲公教华中 | 年 | 首页 | |
| 5 | 马六甲圣母女子华中 | 年 | 首页 | |
| 6 | 育民华中 | 年 | 首页 | |
| 7 | 马六甲华文中学 | 年 | 首页 | |
| 8 | 普罗士邦华中 | 年 | 首页 | |
| 9 | 芙蓉振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10 | 芙蓉振华华中二校 | 年 | 首页 | |
| 11 | 马口启文华中 | 年 | 首页 | |
| 12 | 瓜拉庇劳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13 | 吉隆坡尊孔华中 | 1906年 | 首页 | |
| 14 | 吉隆坡中华华中 | 1919年 | 首页 | |
| 15 | 巴生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16 | 巴生光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17 | 八打灵公教华中 | 1956年 | 首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 18 | 加影育华华中 | 1918年3月3日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 19 | 适耕庄育群华中 | 年 | 首页 | |
| 20 | 美罗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21 | 丹绒马林公教华中 | 1960年 | 首页 | |
| 22 | 实兆远南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23 | 红土坎天定华中 | 年 | 首页 | |
| 24 | 爱大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25 | 怡保女子华中 | 年 | 首页 | |
| 26 | 怡保圣母玛利亚华中 | 年 | 首页 | |
| 27 | 怡保三德华中 | 年 | 首页 | |
| 28 | 怡保培南华中 | 年 | 首页 | |
| 29 | 怡保育才华中 | 年 | 首页 | |
| 30 | 华都牙也育群华中 | 年 | 首页 | |
| 31 | 金宝培元华中 | 年 | 首页 | |
| 32 | 吉辇华中 | 年 | 首页 | |
| 33 | 江沙崇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34 | 和丰兴中华中 | 年 | 首页 | |
| 35 | 安顺三民华中 | 年 | 首页 | |
| 36 | 太平华联华中 | 年 | 首页 | |
| 37 | 吉兰丹中正华中 | 年 | 首页 | |
| 38 | 吉兰丹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39 | 吉华华中 | 1911年 | 首页 | |
| 40 | 吉华华中二校 | 年 | 首页 | |
| 41 | 双溪大年新民华中 | 年 | 首页 | |
| 42 | 居林觉民华中 | 1957年5月10日 | 首页 | |
| 43 | 大山脚奕南园日新国民型华文中学 | 1950年 | 首页 | |
| 44 | 槟华女子国民型华文中学 | 1921年3月8日 | 首页 | |
| 45 | 槟城锺灵华中 | 1917年2月9日 | 首页 | |
| 46 | 孔圣庙中华华中 | 1921年 | 首页 | |
| 47 | 恒毅华中 | 1957年9月9日 | 首页 | |
| 48 | 菩提华中 | 1935年 | 首页 | |
| 49 | 柑仔园修道院华中 | 1947年 | 首页 | |
| 50 | 协和华中 | 1939年 | 首页 | |
| 51 | 圣心华中 | 1956年 | 首页 | |
| 52 | 北海锺灵华中 | 1986年 | 首页 | |
| 53 | 威南日新华中 | 2017年 | 首页 | |
| 54 | 峇央峇鲁恒毅华中 | 2017年 | ||
| 55 | 中华维新华中 | 年 | 首页 | |
| 56 | 文冬公教华中 | 年 | 首页 | |
| 57 | 文冬启文华中 | 年 | 首页 | |
| 58 | 立卑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59 | 关丹丹那布爹华中 | 年 | 首页 | |
| 60 | 劳勿中竞华中 | 年 | 首页 | |
| 61 | 文德甲华联华中 | 年 | 首页 | |
| 62 | 直凉华侨华中 | 年 | 首页 | |
| 63 | 古晋中学(国民型) | 年 | 首页 | |
| 64 | 诗巫中兴华中 | 年 | 首页 | |
| 65 | 诗巫敦化华中 | 年 | 首页 | |
| 66 | 诗巫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67 | 诗巫中正华中 | 年 | 首页 | |
| 68 | 诗巫光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69 | 美里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70 | 泗里街高级中学[2] | 年 | 首页 | |
| 71 | 民丹莪开中华中 | 年 | 首页 | |
| 72 | 民丹莪东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73 | 根地咬根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74 | 丹南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75 | 山打根中华华中 | 年 | 首页 | |
| 76 | 山打根双修华中 | 年 | 首页 | |
| 77 | 亚庇中学 | 1949年 | 首页 | |
| 78 | 里卡士乐育华中 | 年 | 首页 | |
| 79 | 亚庇善导华中 | 年 | 首页 | |
| 89 | 古达乐育华中 | 年 | 首页 | |
| 81 | 玻璃市华中 | 年 | 首页 | |
| 82 (兴建中) | 加影育华华中二校 | 预计2021年 |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