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刺史部
名稱由來
    
「徐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大體指泰山、渤海以南至淮河的一片區域。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徐州即其一。[註 1]《尚書·禹貢》載:「海岱及淮惟徐州。」《釋名》載:「徐,舒也,土氣舒緩也。其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呂氏春秋》云:「泗上為徐州,魯也。」《爾雅·釋地》云:「濟東曰徐州。」
徐州刺史
    
- 王尊(汉成帝河平二年任、前27年)
 - 宋仲翁(西汉末年)
 - 盖豫(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后、43年)
 - 王景(汉章帝建初七年至八年、82年—83年)
 - 百里嵩(汉和帝、汉安帝时)
 - 刘福(汉安帝时)
 - 应志(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
 - 陈琦(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年)
 - 杨秉(汉顺帝初中叶)
 - 李咸(汉顺帝时)
 - 王纯(汉桓帝初中叶,在任二年)
 - 任恺(汉桓帝中叶)
 - 郭某(汉桓帝时)
 - 吴干(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
 - 严羽
 - 巴祇(汉灵帝、汉献帝之际)
 - 陈温(汉献帝初平四年卒、193年)
 - 陶谦(汉献帝初平年间至兴平元年、193年—194年)
 - 刘备(汉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元年、194年—196年)
 - 吕布(汉献帝建安元年至三年、196年—198年)
 - 车胄(汉献帝建安三年至四年、198年—199年)
 - 浩周(汉献帝建安年间)
 - 臧霸(汉献帝建安中叶)[1]
 
出處
    
注釋
    
- 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