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因
桓因即帝释天,別名释提桓因,来源于佛教神话中的释迦提婆因提。梵音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又曰帝,印度教中的即能天主。
| 桓因 | |
|---|---|
| 主神、天空神 | |
| 其他名稱 | 桓仁、檀因 上帝、天帝、天王 釋帝、帝釋、眞人  | 
| 武器 | 天符印 | 
| 典籍 | 《法华经》 | 
| 地区与教派 | 佛教 | 
| 個人 | |
| 子女 | 桓雄 | 
| 父母 | 
  | 
| 对应其他神话的 | |
| 对应印度教神话的 | 因陀罗 | 
| 对应儒教神话的 | 上帝 | 
| 对应蒙古萨满教神话的 | 腾格里 | 
| 对应佛教神话的 | 帝释天 | 
汉传佛教用语中桓因是“释提桓因之略,帝释天也”,而且释提桓因可 “略称释帝与帝释”,源自佛典《法华经》,故事来自《观佛三昧海经》、《华严经》等佛经中屡屡出现“牛头旃檀”,还出现“天王”、“符印”等宗教用语。可见它是僧人创作,由一然形诸于笔。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小兽林王本纪》:372年、“前秦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374年“僧阿道来”,375年小兽林王“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佛兰寺,以置阿道。此海东佛法之始”。一般认为朝鲜半岛有佛教始于372年,因而这则神话不可能出现于公元4世纪以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