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邊圍邨
水邊圍邨(英語:)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YL01[1],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新市鎮西北部,鄰近朗庭園及鳳池村,於1981年4月正式入伙,第一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Mr.Y.F.Ng 負責設計,第二期疊水樓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全邨均由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是元朗繼元朗邨建立後的第2個公共屋邨。元朗邨於2001年被拆卸後,本邨成為整個元朗區最舊的公共屋邨。
| 水邊圍邨 | |
|---|---|
![]() 水邊圍邨南面 | |
| 概要 |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 地點 | 香港元朗區 |
| 地址 | 媽廟路17號 |
| 22°26′44″N 114°01′12″E | |
| 入年份 | 1981年(43年樓齡) |
| 技术细节 | |
| 座数 | 7 |
| 其他 | |
| 2,4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
| 22.9至54.8 m2 246至590 sq ft (ft²) | |
| 住户数 | 2,3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 認可人口 | 5,5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 地圖 | |

水邊圍邨北面

休憩空間

疊水樓的樓梯藝術

籃球場

兒童遊樂場
水邊圍邨的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辦事處/屋邨辦事處由元朗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一)管理,停車場管理由越秀亞通停車場有限公司管理。
屋邨資料
樓宇
| 樓宇名稱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樓宇層數(住宅層數) | 每層伙數 | 每座單位總數(伙) | 建築師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更換前) | 提供升降機的廠商(更換後) | 期數 |
|---|---|---|---|---|---|---|---|---|---|---|
| 碧水樓(第5座)[註 1] (英語:) |
舊長型 (中央走廊式,連接F) |
1981年4月 | 7(5) | 43 | 215 | 房屋署總建築師 Mr.Y.F.Ng | 有成建築 | (沒有升降機) | 三菱 Elenessa VVVF |
1 |
| 盈水樓(第6座)[註 1] (英語:) |
舊長型 (中央走廊式,連接C) |
12(10) | 40 | 400 | 日立 DB/A2 AC/2 |
日立 VFI-II VVVF | ||||
| 湖水樓(第2座) (英語:) |
12(11) | 40 | 440 | |||||||
| 山水樓(第4座) (英語:) |
單座工字型 (第一代設計) |
26(25) | 14(14樓) 16(其餘樓層) |
398 | ||||||
| 泉水樓(第1座)[註 1] (英語:) | ||||||||||
| 康水樓(第3座) (英語:) | ||||||||||
| 疊水樓(第7座)[註 1] (英語:) |
小型單位大廈 (連和諧式家庭單位) |
1998年1月[2] | 18(2-17) | 15(2-3樓) 20(4-5樓) 21(6樓) 19(7-11樓) 12(12-17樓) |
258 | 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 | 興勝建築有限公司[3] | 三菱 GPM-III VVVF |
(暫未更換) | 2 |
屋邨設施
- 私家路兩條
- 北面私家路:媽廟路→山水樓→疊水樓→盈水樓
- 西面私家路:水邊圍→碧水樓
- 學校設施
- 特殊幼兒中心:協康會水邊圍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保良局倪文玲(元朗)兒童發展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前身名為:保良局元朗幼兒學習天地)
-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保良局倪文玲(元朗)兒童發展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前身名為:保良局元朗幼兒學習天地)
- 幼稚園:聖馬提亞堂肖珍幼稚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聖公會聖馬提亞堂幼兒學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小學:光明學校、聖公會靈愛小學
- 中學:元朗天主教中學
- 專上及職業教育:明愛社區書院-元朗 (位於疊水樓地下1號鋪)
- 長者地區中心及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明愛元朗長者社區中心
- 護理安老宿位:明愛盈水閣
- 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仁愛堂龍韶雅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休憩設施:公園一個,籃球場一個(水邊圍路與青山公路-屏山段的轉角位)、兒童遊樂場及健體區各一個、卵石路步行徑
- 宗教建築: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元朗天主教中學旁)、聖馬提亞堂(媽廟路轉彎位)
- 其他:公眾停車場(盈水樓地下)、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辦事處(泉水樓地下)、屋邨物業管理(盈水樓地下)
涼亭
結業前的區議員辦事處及OK便利店
書報社
卵石路步行徑及健體區
停車場
交通
| 交通路線列表 | ||||||||||||||||||||||||||||||||||||||||||||||||||||||||||||||||||||||||||||||||||||||||||||||||||||||||||||||||||||||||||||||||||
|---|---|---|---|---|---|---|---|---|---|---|---|---|---|---|---|---|---|---|---|---|---|---|---|---|---|---|---|---|---|---|---|---|---|---|---|---|---|---|---|---|---|---|---|---|---|---|---|---|---|---|---|---|---|---|---|---|---|---|---|---|---|---|---|---|---|---|---|---|---|---|---|---|---|---|---|---|---|---|---|---|---|---|---|---|---|---|---|---|---|---|---|---|---|---|---|---|---|---|---|---|---|---|---|---|---|---|---|---|---|---|---|---|---|---|---|---|---|---|---|---|---|---|---|---|---|---|---|---|---|---|
|
九龍新界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
註釋
- 此等樓宇設有平台作連接
參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jp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