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珍
(寮語:,羅馬化:Vieng Chan),,是寮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万象地区内,位於湄公河畔,隔湄公河與泰國的廊開府相望。
| 万象 ວຽງຈັນ  | |
|---|---|
| 首都、直辖市 | |
![]() ![]() ![]() ![]() ![]() ![]()  | |
![]() 万象  | |
| 坐标:17°59′N 102°38′E | |
| 国家 | |
| 首都市 | 万象首都市 | 
| 面积 | |
| • 总计 | 3,920 平方公里(1,510 平方英里) | 
| 海拔 | 174 公尺(570 英尺) | 
| 人口(2015 est) | |
| • 總計 | 820,940人 | 
| • 密度 | 209人/平方公里(542人/平方英里) | 
| 时区 | ICT(UTC+7) | 
1563年,瀾滄王國的塞塔提腊王將其定為首都,瀾滄分裂後,成為萬象王國的首都。1827年被暹羅軍隊掠奪,長期處於荒蕪狀態,直至1899年才得以重建。
詞源
    
老挝语中地名“ວຽງຈັນ”的拉丁轉寫為Vieng Chan,國際音標[ʋíəŋ tɕàn],法國殖民者按法語習慣拼寫成Vientiane。“ວຽງ”(Vieng)是“有城墙的城”的意思,“ຈັນ”(Chan)则有“月亮”和“檀木”的意思,这是由于老挝文经过了文字简化的缘故。通过参照与老撾文相似的泰文,可断定 ຈັນ 应当是檀木(จันทน์)而不是月亮(จันทร์),因而“万象”的本意是檀城。此外,来自梵文 चन्दनम्,意为檀木,中国古书中汉译为“栴檀”,而垣在汉语中指墙,也可以指城,因此有学者将这一城市的名称翻译为“垣栴”。[1]
歷史
    
永珍早期歷史不詳,可能早於公元前4世纪已被建立。1354年法昂建立瀾滄王國以後,永珍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行政城市,但並不是首都。為了避免遭到緬甸的入侵,塞塔提腊王於1560年將首都從孟蘇瓦(今瑯勃拉邦)搬遷至永珍,此後永珍成為瀾滄的首都。
1707年,瀾滄王國分裂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三個王國,其中萬象王國以永珍作為首都。1779年暹羅入侵寮國,萬象王國成為暹羅之附庸。
19世紀初,萬象國王昭阿努起兵反抗暹羅。1827年,暹羅滅萬象王國,將永珍夷為平地,其人口、物產、佛像等都被掠奪至暹羅。此後除了西薩格寺等少數寺院倖存外,永珍基本處於荒蕪狀態。
20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將永珍進行修繕,將其確定為寮保護國的正式首都;琅勃拉邦則是儀式上的首都,寮國王室駐紮在琅勃拉邦。1975年寮王國被推翻後,永珍又成為了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的首都。
地理
    
永珍是全球少數設於國界附近的首都之一,位於湄公河中游,距离湄公河河口不到1,600公里,大致於北緯17'57°,東經102'36°,由一湄公河沙洲相隔著寮國和泰國。屬熱帶季風氣候,雖然如此,但在冬天的氣溫因地勢關係顯得相當極端,最低氣溫可低至攝氏12度,但日間可高至攝氏31度,特徵與熱帶荒漠氣候相似。
永珍是寮国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市中心区域約70萬人(2005年),包含週邊區域約73萬人。市区集中了面向外国人的游客中心。
氣候
    
| 万象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平均高温 °C(°F) | 28.4 (83.1)  | 
30.3 (86.5)  | 
33.0 (91.4)  | 
34.3 (93.7)  | 
33.0 (91.4)  | 
31.9 (89.4)  | 
31.3 (88.3)  | 
30.8 (87.4)  | 
30.9 (87.6)  | 
30.8 (87.4)  | 
29.8 (85.6)  | 
28.1 (82.6)  | 
31.1 (88.0)  | 
| 平均低温 °C(°F) | 16.4 (61.5)  | 
18.5 (65.3)  | 
21.5 (70.7)  | 
23.8 (74.8)  | 
24.6 (76.3)  | 
24.9 (76.8)  | 
24.7 (76.5)  | 
24.6 (76.3)  | 
24.1 (75.4)  | 
22.9 (73.2)  | 
19.3 (66.7)  | 
16.7 (62.1)  | 
21.8 (71.2)  | 
| 平均降雨量 mm() | 7.5 (0.30)  | 
13.0 (0.51)  | 
33.7 (1.33)  | 
84.9 (3.34)  | 
245.8 (9.68)  | 
279.8 (11.02)  | 
272.3 (10.72)  | 
334.6 (13.17)  | 
297.3 (11.70)  | 
78.0 (3.07)  | 
11.1 (0.44)  | 
2.5 (0.10)  | 
1,660.5 (65.38)  | 
| 平均降雨天数 | 1 | 2 | 4 | 8 | 15 | 18 | 20 | 21 | 17 | 9 | 2 | 1 | 118 | 
| 月均日照時數 | 254.2 | 217.5 | 217.0 | 225.0 | 207.7 | 153.0 | 148.8 | 136.4 | 138.0 | 248.0 | 234.0 | 257.3 | 2,436.9 | 
| 来源1:世界气象组织(1951至2000年)[2] | |||||||||||||
| 来源2:香港天文台(日照数据,1961至2000年)[3] | |||||||||||||
對外交通
    
- 航空
 
- 鐵路
 
- 公路
 
教育
    
- 寮國國立大學
 
主要景点
    






_I.jpg.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