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機械化步兵部隊
烏克蘭機械化步兵部隊(烏克蘭語:,羅馬化:Mekhanizovani Viys’ka )是烏克蘭陸軍的一般基礎和主要戰鬥編隊。他們執行佔領區的防線和陣地的任務:擊退敵人的冲擊、突破敵人的防線、打敗敵軍、奪取重要的地區防線和目標,並能在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結構中作戰[1]。
| 烏克蘭機械化步兵部隊 | |
|---|---|
| Механізовані війська | |
| 存在時期 | 1992 - 現在 |
| 國家或地區 | |
| 部門 | |
| 種類 | 機械化步兵 / 裝甲戰 |
| 規模 | 29旅 |
| 標識 | |
| 機械化步兵部隊的徽章 | ![]() |
部隊名單
| 名稱 | 基地 | 服務年份 | 其他補充 |
|---|---|---|---|
| 伊拉克的瓦西特省 | 2003 - 2004 | 參與了伊拉克維和行動 | |
| 2004 | |||
| 2004 - 2005 | |||
| 科洛梅亞 | 2015 - 現在 | ||
| 切爾尼戈夫州 | 2017 - 現在 | ||
| 第12機械化旅 | 博爾赫拉德 | 未知 - 2012 | |
| 弗拉基米爾 | 2014 - 現在 | 取代了第51機械化旅 | |
| 赫梅利尼茨基 | 1992 - 2004
2016[2] - 現在 |
原是第13集團軍中第17近衛摩托步兵師的一部分 | |
| 第16機械化旅 | 博爾赫拉德 | 1993 - 2006 | 現是第1空中機動師裡的第45空中機動旅 |
| 切爾諾夫策 | 1941 - 2003 | 原是第66近衛摩托步兵師(第110地區訓練中心)的一部分 | |
| 亞沃里夫 | 2003 - 現在 | 從師重組 | |
| 盧布尼 | 1942 - 2000 | 原是第1近衛軍中第25近衛摩托步兵師的一部分 | |
| 第27機械化旅 | 比爾霍羅德-德涅斯特羅夫斯基 | 未知 - 2004 | 原是第14近衛集團軍中的第180摩托步兵師
其後變成第1空中機動師的一部分 |
| 黑海村 | 2001 - 現在 | 從師重組 | |
| 沃倫斯基 | 2004 - 現在 | 從師重組 | |
| 2016[3] - 現在 | |||
| 弗拉基米爾 | 1942 - 2014 | 被第14機械化旅取代 | |
| 第52機械化旅 | 巴赫穆特 | 1941 - 1992 | 原是蘇軍南方集群基輔軍區中第254摩托步兵師的一部分 |
| 北頓涅茨克 | 2014 - 現在 | ||
| 巴赫穆特 | 2014 - 現在 | ||
| 馬里烏波爾 | 2015 - 現在 | 2019年6月宣佈成為烏克蘭海軍步兵[4]的一部分 | |
| 克羅皮夫尼茨基 | 2014 - 現在 | ||
| 科諾托普 | 2015 - 現在 | ||
| 海辛 | 2014 - 現在 | ||
| 2015 - 現在 | |||
| 日托米爾 | 2015 - 現在 | ||
| 贝尔迪奇夫 | 2000 - 2004
2015 - 現在 |
原是第117坦克訓練師中的第119地區訓練中心
現也稱為第26大砲旅 | |
| 舊康斯坦丁諾夫 | 2017 - 現在 | ||
| 斯塔里奇 | 2022 - 現在 | ||
| 2022 - 現在 | |||
| 第68機械化旅 | 2022 - 現在 | ||
| 第71機械化旅 | 2022 - 現在 | ||
| 白采爾克瓦 | 1941 - 現在 | ||
| 第84機械化旅 | 佩雷瓦內 | 1992 - 2008 | |
| 丘古耶夫 | 1999 - 現在 | 前身是蘇軍中央集群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第48摩托化步兵師 | |
| 切爾卡斯凯 | 1943 - 現在 | ||
| 第97機械化旅 | 斯拉武塔 | 1941 - 2004 | |
| 第110機械化旅 | 2022 - 現在 | ||
| 第115機械化旅 | 切爾卡瑟州 | 2022 - 現在 | |
| 第127機械化旅 | 費奥多西亞 | 未知 - 2005 | 本是第32軍團的一部分 |
| 穆卡切沃 | 2004 - 現在 | 從師重組 | |
| 第161機械化旅 | 伊賈斯拉夫 | 1940 - | 也被稱為第161摩托步兵師 |
| 第300機械化旅 | 切爾諾夫策 | 1992 - 2013 | 第22機械化旅的剩餘[8] |
| 第310機械化旅 | 拉瓦羅斯卡亞 | 未知 | |
| 第315機械化旅 | 别列戈沃 | 未知 - 2003 | |
| 第327機械化旅 | 烏日霍羅德 | 1939 - 1992 |
車載設備
機械化步兵配備以下車輛:
- T-64、 T-72、 T-80、 PT-91 的主戰坦克
- BMP-1 、 BMP-2 、 BMP-3 、 BVP M-80和 AIFV 履帶式步兵戰車在履帶式機械化步兵營中
- 輪式機械化步兵營或輪式機動步兵營中的 BTR-3 、 BTR-4 輪式步兵戰車
- BTR-60、BTR-70、BTR-80、Kamaz Typhoon、 Ural Typhoon、 VAB、 ACSV、 Patria Pasi 輪式機械化步兵或輪式機動步兵營中的輪式裝甲運兵車
- 履帶式機械化步兵營中的 MT-LB 、 FV103 Spartan和M113 履帶式裝甲運兵車
- BRDM-2 、雪貂裝甲偵察車、一些坦克殲擊車配置
- 野外征服者 、 野猪裝甲車 、 Cougar、Mastiff 、 Mamba APC 、 International MaxxPro 、 BMC Kirpi 和 Iveco LMV MRAP 用於輪式機械化步兵營、輪式機動步兵營和偵察營
- 輪式機動步兵營和偵察營中的悍馬、GAZ猛虎車 、Roshel Senators、 野犬式防運車和 Novator 裝甲車和機動車輛
参考文獻
- .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7).
- . Інформаційне агентство Українські Національні Новини (УНН). Всі онлайн новини дня в Україні за сьогодні - найсвіжіші, останні, головні.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2) (乌克兰语).
- . 5.ua. 2016-03-04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
- .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 . Українська правда.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 . www.ukrmilitary.com.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 . Міністерство оборони України. [2016-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 . web.archive.org. 2016-02-04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